电视剧《归队》:写实影像再现抗联的历史现场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时刻,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重点扶持的电视剧《归队》开播。作为“北京大视听”重点项目,该剧以东北抗联一支失联小队为叙事主线,讲述战士们在日军“围剿”中失散、重组,并最终重返战场的经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时刻,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重点扶持的电视剧《归队》开播。作为“北京大视听”重点项目,该剧以东北抗联一支失联小队为叙事主线,讲述战士们在日军“围剿”中失散、重组,并最终重返战场的经
电视剧《归队》里,因为小贵的通风报信,抗联的老排长鲁长山带领战士们逃了出来,不想却被警察局追赶,在激战中,他负了伤。
他叼着冻硬的干粮,心里盘算的不是怎么活,而是怎么把枪凑够一个排。
汤德远早就盯上他,不是怀疑,是确定——那双冻烂的手,和狱友嘴里“490号”的描述,一模一样。
其中最热门的话题自然是剧中人物,因为人物要比故事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时间更久长。
《归队》大结局呈现了一幅充满复杂情感与悲壮气息的画面。在这些情节中,每一个事件都不只是在讲述战士们的生死与使命,更深层次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主义的悲壮,以及人物情感的转折与成长。这些情节与事件构成了整部剧的情感高潮,让观众在感动与悲痛中不断反思战争的意义与
电视剧《归队》大结局中呈现了多个核心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在剧情推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成长与转变。每个事件背后都有深刻的寓意,它们交织在一起,推动着整个故事的高潮发展。
尤其是,田小贵和汤德远误入迷途的这段剧情一出来,再结合鲁长山他们跟日本特高科的对决,给人一种谍战剧叠加抗战剧的质感,戏剧冲突陡然升高,别提多吸引人了。
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指导、北京市广电局重点资助项目和“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项目·电视剧《归队》,自8月25日在CCTV-8黄金强档与腾讯视频同步开播以来,便以滚烫的家国情怀、真实的人物群像收割无数好评。如今,历经半月热血相伴,这部聚焦东北抗联失散战士的剧集于9月1
《归队》第三十四集落幕,屏幕暗下来的那一刻,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又像亮起一盏灯。
《归队》的主题虽然是“归队”,但并不代表大团圆,六小强中,鲁长山、兰花儿、田小贵分别牺牲,新加入的队伍中,小白马整个山寨、以及大驴二驴等人也都全部牺牲。
在大结局的剧情当中,汤德远发现了田小贵的秘密,并得知了药铺的老神医其实是731的人,且一直在用一种名为帕飞丁的药物控制着田小贵。
但杀日本子是手段,目标还是报家仇。鲁长山和汤德远都有为孩子报仇雪恨的因素。
虽然《归队》已经收官两天,但这后劲还挺大的,到目前为止对小贵这个角色还是很心痛,他真的是六人小分队里最惨的一个,每次看到他因为帕飞丁被折磨的在地上打滚就揪心,想起曾经那个阳光少年,即便过够满脸污垢、饿得前胸不贴后背的生活,但关键时刻依然不拖后腿选择归队小贵,跟
电视剧《归队》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胜利那天,老山东鲁长山没赶上,他被自己人误杀,倒在离黎明最近的一小时。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的主题电视剧《归队》正在北京卫视热播。剧中胡军饰演的排长鲁长山(老山东)串联起了寻找失散战友归队的艰难历程。
《归队》是一部深刻描绘抗战时期复杂人性与战略博弈的剧集,通过一系列人物的牺牲与抉择,探讨了战争中人性的善恶与领导者决策的复杂性。剧集结尾,鲁长山和田小贵的死亡,以及汤德远的果断决策,标志着剧情的高潮。剧中的每一位角色都在为最终的胜利付出代价,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结合田小贵的回忆中,鬼子医生说他想好好死没那么容易,就以为田小贵不敢死,是因为被帕飞丁控制到身不由己,直到大结局才发现,其实不然!
1940年抗联撤退至苏联境内休整,1942年抗联教导旅成立,1945年上级派鲁长山带着万福庆和高云虎潜入东北摸清楚日军在大秃子岭修建工事的详细情报,但日军守备森严,之前派出的侦察小组执行任务也都失败了,比如二驴子就因此牺牲了。
胡军演的那个抗联排长鲁长山,活着的时候为队伍用尽了最后一分力气,他在社交平台上留下了一封用战士语气写的告别信,说希望胜利的消息能传到自己坟前,希望在另一个世界还能跟老战友重逢,信里提到“归队”这两个字说了三遍,就像火把快灭时最后冒出来的那点火星子。